京口瓜洲一水間,鐘山只隔數重山。
春風又綠江南岸,明月何時照我還。
900多年前,北宋文學家、政治家王安石,站在瓜洲渡口,寫下了這首流傳千年的《泊船瓜洲》。詩中的京口,就在今天的江蘇鎮江。
作為長江與京杭大運河唯一交匯樞紐,鎮江自古以來就是南北水運的必經之地,更成為漕運、水運的樞紐城市。
鎮江博物館中,收藏了許多與運河、長江息息相關的文物,見證這座城的千年水韻文脈。
1
鎮江有條著名的古街——西津渡古街。走在青石鋪就的小路上,路過一棟棟磚木二層小樓,看著兩邊林立的店鋪,不免讓人有種穿越的錯覺。
西津渡,六朝時叫“蒜山渡”,唐代曾名“金陵渡”,宋代以后才稱為“西津渡”。這里原本緊臨長江,滔滔江水就在身邊奔涌而過。直到清代,由于江灘淤漲,西津渡才逐漸遠離岸線。
鎮江博物館就位于西津渡古街旁。
這里原本是英國在中國沿海沿江建造的最早的領事館之一——鎮江英國領事館的舊址,館舍落成于1890年,如今已經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
△老照片中的原英國駐鎮江領事館
△今天的鎮江博物館
鎮江博物館珍藏著3萬余件(套)從新石器時代至明清時期的文物。其中,一級文物103件(套),二級文物340件(套),三級文物3121件(套)。
西周及春秋時期吳國青銅器、六朝青瓷器、唐代金銀器、宋代絲綢服飾、明清書畫、清代宮廷瓷器……都是鎮江博物館的特色藏品,在國內外享有盛名。
△“鎮江三千年”浮雕墻